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米乐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鲁德尔——第十位德国钻石骑士勋章获得者

2025-05-01 08:47:1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鲁德尔——第十位德国钻石骑士勋章获得者鲁德尔是二战德军近两千万军人中唯一一个在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上缀上了金双剑金橡叶的人。他不仅获得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还获得了二战时期德国唯一的一枚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而此勋章共12枚,是希特勒准备在二战胜利时发给功勋卓越的12人,因为鲁德尔功勋太高了,虽然二战没有结束,德国没有战胜,希特勒觉得有必要提前发给他,因为他的功勋配的上这最高胜利勋章。

  作为最成功的俯冲轰炸机王牌,他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高超技艺和令人震惊的战斗就连对手也钦佩有加。直到最后一天,1945年5月8日,鲁德尔仍驾驶斯图卡在空中苦苦搜寻苏军坦克的踪影,而此时,他只有一只腿,另一只裤腿中空荡荡的,那条腿在一次空战中永远失去了。他在二战期间史无前例地执行过2530次飞行任务,最高的一天曾出战17次!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他摧毁了约2000个作战目标,之所以用“约”是因为还有许多目标忽略不计。其中,包括519辆各型坦克、800余辆汽车火车头、11架战机、150门火炮、1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70艘登陆艇及4列装甲列车等。他的战果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军队的单个军人都无法做到的。他曾被高射炮和步兵轻武器击落过30余次,却从未使用过降落伞,而且还总能生还,就幸运程度而言,世界各国各时代的飞行员中恐无能出其右者。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于1916年7月2日出生在西里西亚的康拉德斯瓦尔道(二战后划归波兰),父亲约翰内斯是路德教会的一名牧师,小鲁德尔幼时曾随父母在西里西亚的几个教区生活过。

  在家人记忆中,小鲁德尔天生胆小羞怯,可是,他在8岁时学着飞行员从空中跳伞而勇敢地从自家二楼窗台打着雨伞跳了下去,结果摔断一只腿。8岁就敢用自制降落伞腾空而下的孩子,可想而知应该不是那么胆小吧!

  青少年时期的鲁德尔把许多时间都花在了体育运动上面,他酷爱骑摩托,喜欢它追风的极速感觉。撑杆跳高是最拿手的田径项目,冬天滑雪也是最爱……鲁德尔显然颇有运动天赋和毅力,在校期间曾在多次运动会上取得过优异成绩;加入青年团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男子十项全能选手,他的教练甚至估计他会成为一名奥林匹克级的运动员。他终其一生都酷爱体育和健身,正是因为他拥有超强的体魄才成就了做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而获得了伟大功勋。

  1936年8月,高中毕业后,鲁德尔通过了严格的资格考试后进入维德派克-韦尔德的第3空战学校。当时,德国所有候补军官训练开始前,都必须先完成2-6个月的“帝国劳动军团”服务。当年12月4日,鲁德尔在第3空战学校开始了6个月基础步兵训练。

  1937年6月鲁德尔开始了正式的飞行训练,鲁德尔在飞行天赋上较平常,训练虽然很刻苦,但是直到第60次升空后教官才放了他单飞,年底时他和大家一样都拿到了初级飞行证书。

  1938年的头6个月里,鲁德尔除继续驾驶不同的机型外,还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空战战术、地面战术、防御方法等科目上。

  1938年6月第一志愿就是加入俯冲轰炸机部队的鲁德尔如愿被分配到奥地利格拉茨的第168俯冲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受训。

  当时德国已吞并了奥地利,全国上下的备战热情十分高涨,鲁德尔的部队也进行了换装,在西班牙内战中经过检验的Ju-87俯冲轰炸机取代了以前的Hs-123轰炸机。鲁德尔第一次接触了Ju-87,但是他对驾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技战术掌握的较为缓慢,他学习了驾驶斯图卡以最大角度达90度的俯冲技术、四指编队飞行、对地面移动目标的射击和轰炸等。在90度俯冲轰炸训练中,战机陡降数千英尺时空气压力的迅速变化、拉起战机时几近失明或视觉模糊的黑视体验非常痛苦,对他这种有着强健体魄的人来说竟然也感觉困难,使他技战术总是不达标。这让他的教官感觉不满意,初期,队长对他不是特别好。

  1939年1月1日,鲁德尔正式成为少尉军官,同时无奈地来到下萨克森的希尔德斯海姆,进行侦察飞行训练。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航拍摄影并受训成为观察员,而按照战前的训练条例,观察员要充任侦察机的机长,因而不被允许驾驶战机。

  波兰战役期间,鲁德尔作为121远程侦察机大队观察员兼机长也曾出现在波兰上空,鲁德尔的主要任务是侦察照相,包括侦察铁路枢纽、波军集结地、调动情况以及后期入侵波兰东部的苏军动向等等。波兰战役9月末告终后,第121远程侦察大队于11月10日返回普伦茨劳,鲁德尔也在这时获得了1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经过一番努力,对侦察工作早己厌烦的鲁德尔在1940年3月2日调到维也纳的第43飞行训练团任副官,不久后随队移驻巴登-符腾堡州的克赖尔斯海姆。

  历时1个半月的法国战役中鲁德尔毫无作为,连实际飞行的机会都屈指可数,一心想驾机升空作战的他不断提交调动申请,甚至还绕过指挥渠道,直接打电话给空军总部人事局。数不清的恳求电话和申请令人事部门不胜其烦,他们终于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同意这个执着的年轻人返回以前的俯冲轰炸机单位。

  鲁德尔的老单位StG-168第1大队早在1939年5月就被改为StG-76第1大队,1940年7月9日时又成为StG-3第1大队,大队长仍是西格尔上尉,现驻地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卡昂。整个7月和8月,俯冲轰炸机部队成功袭击了英吉利海峡的船只,也破坏了英国南部的港口和设施。

  不过,不列颠空战的热火朝天似乎对鲁德尔没有什么影响——他依然是一个不能承担作战任务的“学徒”,虽然他重返部队后就立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飞行训练中,战友们也在作战间隙向他主动传授实战经验。但是,鲁德尔又一次展示出自己糟糕的学习领会能力,他总是无法熟练地掌控战机完成指定任务。

  1941年4月初的巴尔干战役开始时,已经重返部队大半年可怜巴巴的鲁德尔中尉不得不在格拉茨基地眼巴巴地望着别人起降,别人在战场上俯冲投弹,杀敌建功立业时,他只能在基地里继续练习飞行,他的内心有多么失望。

  鲁德尔在郁闷中苦苦煎熬,仿佛被神触摸到了一样,突然有一天他开了窍,令人惊讶地展示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技巧——编队飞行中,无论教官做出怎样的特技动作,不管是绕圈、俯冲还是倒飞,他总能紧随其后,就好像影子一样贴着长机;投弹练习中他都会正中靶心,从未偏离目标10米以外;空中射击方面他能轻松取得90%以上命中率的优异成绩。这一切似乎来得有点晚,但信心却在突然间树立起来。自此以后,鲁德尔再也没有失去过自信。

  1941年4月末,鲁德尔被调往StG-2第1大队,当时该部正驻扎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南边的莫拉伊。满怀期待可以参加实战的鲁德尔报道的遇到了在卡昂初期受训时的教官!这位教官是现任大队长希特朔尔德上尉的副官,显然教官对鲁德尔的评价依然很低,铁着脸问他来有何贵干。鲁德尔一脸严肃地说是调来参战的。教官随后轻蔑地问道:“你学得怎样啦?”鲁德尔压着怒火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自己已完全掌握了驾驶斯图卡轰炸机的技能米乐登录入口。教官随后说道:“我会向大队长如实汇报你的情况,能否升空作战,这得由他决定。你可以走了,先安顿下来。”鲁德尔觉得自己正和日益加重的受挫感搏斗,他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放弃,教官对自己或许有偏见,但大队长的意见则是另一回事。令他再次吃惊的是,他向希特朔尔德报到时,后者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后才说道:“既然我的副官很了解你,那么我也算了解你了。没有进一步的指令前,你不得随大队飞行。如果将来人手不够的话……”鲁德尔在战后回忆这一幕时仍然感到忿恨难平。

  就这样,鲁德尔在巴巴罗萨战争前仍然没有机会参加实战,他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自己完全掌握了驾驭斯图卡的飞行技巧和作战要领。他坚信上级不该如此对待下属,反抗的怒火时时在胸中燃烧,但他一再告诫自己要自控,他耐心等待着那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鲁德尔正在本土的科特布斯出差公干。当他从收音机中听到代号“巴巴罗萨”的战争在东线爆发的消息后,他马上冲向机场,驾驶1架修复完毕的斯图卡战机飞往东普鲁士因斯特堡,然后从那里转往波兰的拉奇基基地,与从克里特岛调防至此的StG-2第1大队会合。

  此时,StG-2第2大队已被改派至北非,第1和第3大队的83架Ju-87在联队长迪诺特中校率领下,负责在里希特霍芬的第8航空军编成内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地面作战。

  大队长希特朔尔德忙的不可开交没时间搭理鲁德尔,便把他分派到扬森中尉的第1中队,杨森不仅任命鲁德尔担任中队技术军官,还让他在下一波攻击中担任自己的僚机——从这一刻起,鲁德尔的脑海中就只有一个念头——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已掌握了所有的飞行技巧和作战技能,以往的偏见都是不公正的!

  这一天,作为一名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的鲁德尔终于翱翔在战争的蓝天上了,他像影子一样紧贴在扬森的斯图卡之后,杨森不时地回头看紧跟在身后的僚机,生怕鲁德尔一不小会从后面撞上他。不过,他很快便发现鲁德尔对斯图卡能异常精确地掌控,显然,担心是多余的。

  苏德战争首日结束时,鲁德尔一共4次越过苏军前沿,轰炸了对手的坦克集结地、高射炮阵地和补给车队。这就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高效率的出击作战模式,接下来的日子里,鲁德尔多次在凌晨3点起飞升空,直至晚上10点才返回。

  并且,他作为技术军官,主要职责还包括与地勤们一起在作战间隙和晚间抓紧时间维修保养战机,确保战机随时都能升空作战。虽然睡眠时间很少,身心非常疲劳,但终于能升空作战的喜悦让鲁德尔与战友们一样士气高昂而忘记了疲惫。

  在7月初的明斯克包围战、7月底至8月初的斯摩棱斯克围歼战中,鲁德尔所在的StG-2联队曾多次炸毁苏军撤退必经的桥梁和道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也在1941年7月18日获颁一级铁十字勋章。

  到7月24日时,鲁德尔已在飞行日志中留下了出击100次的记录。此后他被调往StG-2联队第3大队担任技术军官。

  鲁德尔不知疲倦的战斗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战友,他的技术能力也渐渐征服了那些对他曾有偏见的人。联队长迪诺特曾向施特恩询问鲁德尔的表现,施特恩的一句话“他是我最好的飞行伙伴”,所有曾小瞧鲁德尔的人听了这句话后永远地闭上了嘴巴。

  8月中旬起,StG-2俯冲轰炸机联队调动到北方,开始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对列宁格勒的地面攻势。当时,受到全方位打击的苏军波罗的海舰队撤入列宁格勒西面的军港喀朗斯塔德。此时停泊在这个军港中的苏军波罗的海舰队仍然拥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和42艘潜艇。其中主力战舰是战列舰“马拉”号和“十月”号,它们装备有12门305毫米炮、16门120毫米炮、6门76毫米高射炮和其他防空武器,巡洋舰“高尔基”号和“基洛夫”号也各有9门180毫米炮。这些拥有巨炮的舰只经常被用来轰击芬兰湾沿岸和列宁格勒周边的德军阵地,并且,它们在海面上经常变换着位置为地面苏军提供精准的火力支援而使自己免于被德军炮火击中。由于经常受到苏军舰载火炮的袭扰并损失惨重,德军高层下决心将这些危险的“流动炮兵”摧毁,任务就交给了兵强马壮的StG-2俯冲轰炸机联队。

  为完成这个任务,StG-2联队需要使用从国内运来的装有特制引信的、重达1000公斤的PC1000型有硬化铸钢鼻锥的穿甲炸弹,因为普通引信炸弹只能在主甲板上爆炸,虽能损毁舰体,但不足以击沉23600余吨的“马拉”号和“十月”号这两艘拥有远程巨炮的战列舰,只有延迟引信的穿甲弹才能在撕开主甲板后深入舰体引发毁灭性的爆炸。

  9月16日,施特恩大队长和鲁德尔在能见度很低的恶劣天气下出发了。因为侦察机已经发现了苏军战列舰,他们为了抓往战机,依然顶着恶劣天气升空作战。

  施特恩担任长机,鲁德尔充当僚机,其他飞行员以四指编队陆续跟进。鲁德尔第一时间从云缝中发现“马拉”号后立即通报了施特恩。话音刚落,早己发现敌舰的施特恩已从云缝中消失,鲁德尔立即跟进俯冲。空战老手都知道只有几秒钟时间可以从云缝中完成攻击,如果动作稍慢,“马拉”号会移动位置,而且云缝也在不断移动之中,那样,将错过最佳攻击时间。施特恩率先投弹,没有命中,但随后鲁德尔投下的500公斤重炸弹准确命中了“马拉”号的后甲板,火光顿时冲天而起。其他30余架斯图卡也从云缝里陆续发起攻击,但这时苏军已意识到这些发出死神尖啸的斯图卡来自何方,开始朝云缝方向猛烈开火。在苏军巨舰凶猛的高射火力下,施特恩他们未及核对战果就匆匆爬至云层上方。返回基地后,大家分析认为“马拉”号应该已经严重受损,是否沉没则很难说。

  9月21日,期盼已久的PC1000型穿甲炸弹终于运抵鲁德尔他们的基地提尔科沃机场,第二天,德军的例行侦察发现“马拉”号战列舰正在喀朗斯塔德军港的船坞里进行大修。

  9月23日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俄罗斯辽阔而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StG-2联队长迪诺特亲率2个大队的斯图卡气势汹汹地向喀朗斯塔德军港杀去。抵达目标前,斯图卡轰炸机编队先遭遇了苏军战斗机的拦截,但被护航的Bf-109驱散,靠近军港时又在苏军岸上和舰上近千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射出的弹雨和烟雾中艰难穿越。

  到达喀朗斯塔德军港上空时,StG-2的编队队形已经被打乱,但施特恩和鲁德尔的2架斯图卡依然一前一后地搜寻着“马拉”号战列。很快,鲁德尔在9000英尺高度发现了“马拉”号及其身后的“基洛夫”号。就在这时,施特恩也发现了它并立刻向下俯冲,鲁德尔没有任何迟疑也立即跟进,远远看去2架斯图卡轰炸机正肩并肩地以70至80度的角度俯冲。鲁德尔看到施特恩放下了俯冲减速板,也跟着如法炮制,但就在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又注意到施特恩俯冲的速度更快了,还渐渐拉大了与自己的距离。鲁德尔随即收起减速板,鲁德尔迅速拉近了与长机间的距离,甚至都能清楚地看到长机施特恩的尾炮手那张显得惊恐错愕而充满撞机前的恐惧面孔!鲁德尔不管不顾地用尽全身力量,将俯冲角度加到几乎90度,他的Ju-87平稳地擦着施特恩的左侧机翼呼啸而过。躺在船坞上一动不动的“马拉”号变得更大更清楚了,鲁德尔感觉错过这个靶子都不太可能了——在约300米的高度,鲁德尔投下了大那颗PC1000型穿甲炸弹。

  而在行动出发前,队长施特恩曾一再叮嘱他不得在低于1000米高度投掷这种威力巨大的炸弹,因为冲击波和弹片能迅速达到这个高度,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人的斯图卡轰炸机。

  此时此刻,疯狂的鲁德尔根本不记得有什么叮嘱和命令,他在投下炸弹的同时,拼命用尽全身力气拉起落杆好让斯图卡从俯冲状态曲线改出平飞而跃升重新进入中高空,那一瞬间,巨大的过载让他出现了黑视,意识也暂时随之消失了。模模糊糊中鲁德尔听到尾炮手的欢呼声:“‘马拉’号爆炸了,长官!”而这时他的斯图卡距离水面不过数米,“马拉”号爆炸后腾起的烟柱高达400至500米!并仍在持续升腾之中。很快,意识恢复后,他驾驶着爬升能力有限的Ju-87超低空穿行于枪林弹雨中,2架追击他的苏军战斗机被地面高射炮不慎击落,第3架苏军战斗机向鲁德尔的座机开了火但没有命中,反而被躲在后面的Bf-109凌空击落,鲁德尔展示出了高超的技巧、惊人的勇气和令人称奇的好运气。鲁德尔把对手愤怒的高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让其他斯图卡能更从容地向其他舰只投掷炸弹。

  鲁德尔的好运气在第二天再次展现,队长施特恩的飞机出发时受损,“强行”征用了鲁德尔编号为了5836的斯图卡,鲁德尔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队长去轰炸苏联军舰。很不幸的是队长施特恩的斯图卡在1600米高度被苏军高射炮火击中,方向舵受损,他完成俯冲轰炸时无法拉起战机,在重创“基洛夫”巡洋舰后,施特恩和鲁德尔的尾炮手与那架编号5836的斯图卡坠毁在“基洛夫”号旁边。

  随后,StG-2第3大队在新任大队长普雷斯勒上尉的率领下,负责支援沃尔霍夫前沿的攻势,针对铁路、车站、交通枢纽和部队集结地等进行了大量的轰炸。

  1941年12月8日,鲁德尔获得了介于一级铁十字和骑士勋章之间的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一个月后的1942年1月6日,德国第8航空军指挥官里希特霍芬元帅又为鲁德尔戴上了骑士勋章。据资料记载,他的骑士勋章推荐书中是这样写的:“(鲁德尔中尉)展现出了特别的勇敢精神,他直接命中了战列舰‘马拉’号,重创了‘十月’号,击沉了1艘重巡洋舰并使另1艘战舰失去了作用。在针对地面目标的作战中,他摧毁或重创了15座桥梁、23个炮兵阵地、4列装甲列车、17辆坦克和突击炮……”

  1942年2月末,临危受命的莫德尔上将指挥第9集团军经过4周的艰苦防御和反击,终于扭转了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场的态势。前线等东线斯图卡联队开始陆续撤离,进行休整和换装Ju-87 D系列俯冲轰炸机。

  3月,鲁德尔被调到格拉茨的StG-2补充中队任中队长。鲁德尔在格拉茨享受了一段平静的安逸生活,并在此期间与心爱的人结了婚。

  8月,鲁德尔的StG-2补充中队奉命移驻迈科普附近的前进基地,负责与StG-77第3大队一起支援此区域的地面作战。 从8月下旬起,鲁德尔中队经常与StG-77第3大队一起执行任务。

  返回迈科普后,鲁德尔在9月24日完成了个人的第500次作战飞行。10月12日,鲁德尔在基地降落时突遭苏军轰炸机袭击,他幸运地躲过一劫,但StG-77的联队长奥尔特霍费尔少校则没有那么幸运,正准备驾机起飞的他被弹片炸成重伤,当日死在迈科普的医院里。

  11月初,染上黄疸病的他住院治疗,仅仅住了几天院,他就偷偷跑回部队,因为联队长任命他担任第1中队的中队长,他强健的体魄克服了病毒的侵害。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已有90%落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之手,但是“苏军仍以宗教般的狂热和无畏镇守着剩下的部分”。

  激烈的巷战使德军的每寸推进都得付出高昂的代价,双方的士兵战场生存率都以天计算,能活过三天就能当连长。双方阵地的犬牙交错相距几米到几十米,说话声音对方都听的到。这对斯图卡飞行员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命中残垣断壁中的对手,又不能误伤近在咫尺的德军,于是轰炸精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当然这也意味着鲁德尔他们要冒着猛烈的炮火在极低的高度飞行投弹,在相当于投掷手榴弹的距离投掷炸弹。

  从1942年9月中旬起,斯大林格勒被德军轰炸机、俯冲轰炸机、高射炮和野战炮炸得体无完肤,绝大多数的地面建筑都被摧毁。

  尽管鲁德尔等飞行员竭尽全力,还是不能阻止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南北两面取得重大的反击突破。11月19日,鲁德尔在前去轰炸顿河西岸克列茨卡亚附近的苏军桥头堡时,曾亲眼目睹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与顿河方面军数十万人的大规模,他看到了装备劣势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的场面。对此场景鲁德尔义愤填膺、深以为耻,甚至战后还余恨难消地称:“罗马尼亚人真该庆幸我的弹药都用完了。”很明显,如果斯图卡还有弹药,鲁德尔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倾泻到逃跑的罗马尼亚人身上。

  苏军的快速突破和德军防线的崩溃,使鲁德尔他们的前线机场一再向后迁移。11月25日,一个苏军近卫骑兵师在T34坦克的支援下强行撕开了机场前方的防线,这支苏军快速纵队在德军后方不停地穿插打击要点破坏补给线,并且,他们几乎包围了鲁德尔他们刚刚抵达的新前线机场,而此刻周边竟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为了抵御苏军攻击,连飞行参谋和地勤都拿起武器参加了作战,鲁德尔等飞行员更是不停地出击轰炸对手,当时的战斗持续了整整3天。就是在这3天,鲁德尔创造了一天起飞作战17次之多的惊人纪录!

  鲁德尔和StG-77联队的战友们竭尽所能地支援被困于斯大林格勒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但是仅仅依靠几十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又怎能改变被歼的命运呢?

  1943年1月底2月初,曾经号称“天下第一”的德国第6集团军放下了武器,保卢斯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在战场上投降的元帅。在日复一日的出击作战中,鲁德尔的作战总次数到2月10日时已攀升至1000次,是空战史上达到这一高度的第一人。

  1943年2月10日,鲁德尔当日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第1000次作战飞行,着陆后战友们向他表示了热烈祝贺,并送给他一只象征好运的“幸运小猪”。上图中最左侧的是鲁德尔的尾炮手亨切尔,他手里拿的是鲁德尔的“荣誉杯”,里面盛的当然是他的最爱——牛奶。

  完成了第1001次作战飞行后,鲁德尔被“强制”休假2周,而后被调往空军的一个空对地反坦克试验单位。

  上图为Ju-87 G-1俯冲轰炸机。绰号“大炮鸟”Ju-87 G系列的两个主要变种G-1和G-2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翼展较短。这种斯图卡拆除了俯冲减速板和挂弹架,在两侧机翼下各安装了1门37毫米机炮,用来对付数量越来越多的苏军坦克。Ju-87 G俯冲轰炸机的速度明显逊于其他斯图卡,也需要飞行员操纵战机时加倍小心。

  大炮鸟”很快就迎来了实战检验的机会。3月底,鲁德尔率领装备了Ju-87 G-1的“空中反坦克中队”(施特普负责留守布良斯克基地)飞抵克里木最东端的刻赤,从那里起飞支援库班桥头堡内的第17集团军和罗马尼亚部队。

  鲁德尔的“反坦克中队”无疑是库班战场上最具特色的一支空军部队,约2个师的步兵搭乘着数百只小型登陆艇或木船,试图在捷姆留克湾周边地区上岸,但他们遭到了鲁德尔中队的无情攻击——连续几日里,从黎明到黄昏,鲁德尔中队一直在不停地搜寻和攻击登陆船只,迫使对手最终放弃了登陆,仅鲁德尔本人就摧毁了约70艘登陆船只。

  授勋之后,在鲁德尔执意要求下,鲁德尔回到原单位StG-2后担任第1中队中队长,他还带回来一架Ju-87 G-1“大炮鸟”,在执行常规轰炸任务的间隙,只要听说有苏军坦克部队突破了德军阵地,他都会驾驶这架“大炮鸟”前去助阵。

  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会战开始,鲁德尔在首次出击中就驾驶“大炮鸟”摧毁4辆T34坦克,他当日的总战绩是击毁12辆苏军坦克。

  上图拍摄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期间,鲁德尔手里拿的似乎是坦克鉴识图,他正向亨切尔(右侧,手里拿着KV-1重型坦克模型)和技师斯拉贝尔斯描述苏军坦克的主要特征。

  1943年8月12日的哈尔科夫,已升仼StG-2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的鲁德尔和尾炮手亨切尔当日分别完成了第1300次和第1000次作战飞行。他们手里捧着战友们制作的镶有作战次数的胜利花环。

  1943年10月9日,鲁德尔当日完成了第1500次作战飞行,第1航空队指挥官普夫卢格拜尔(中间)亲自赶来表示祝贺,并赠送给鲁德尔一只大蛋糕。右侧是新任STG-2联队长施特普少校。

  1943年11月,鲁德尔前去轰炸第聂伯河河曲部的罗曼科沃大桥,图中机头略微前倾的斯图卡战机就是鲁德尔的座机。

  1943年11月25日,鲁德尔获得了第42枚双剑骑士勋章。上图为授勋场景,左一为获橡叶骑士勋章的JG-52联队长赫拉巴克中校;右一为鲁德尔的尾炮手亨切尔,他被授予了骑士勋章。他是被鲁德尔亲自领到元首大本营来的,并且是他要求元首给享切尔骑士勋章,因为享切尔出战1000次,有资格获得骑士勋章,结果希特勒答应了,并亲手授予享切尔骑士勋章,享切尔成为历史上第三位被希特勒亲自授予骑士勋章的军官,因为他一般是亲授橡叶骑士勋章以上的高级别勋章。

  1943年底,在乌克兰寒冷的冬天里,鲁德尔率领SG-2第3大队忠实地执行着攻击坦克、轰炸桥梁、摧毁火车站和交通枢纽、支援或掩护地面部队等各种任务。虽然仅仅靠斯图卡的打击并不能挽回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步步败退的命运,但鲁德尔在苏军飞行员中已经“臭名昭著”了。德军的无线电曾多次到,苏军战斗机飞行员们不断地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干掉飞机上长有两个长条的那个德国猪,因为他总能敲掉我们的坦克”——那个德国猪身上的“两个长条”自然是鲁德尔的Ju-87 G-2上的两门37毫米机关炮。据说,斯大林曾悬赏10万卢布索要鲁德尔的项上人头。

  鲁德尔驾驶斯图卡转战东线战场数年,经历了两千多次战斗,虽然他技术超群,但也被击落过30余次,但是,能将他打下来的都是高射炮火,从来没有苏军战斗机能把他揍下来,相反,他还揍下来11架苏军飞机,对此他十分自信和自豪。

  1944年3月25日完成了个人的第1800次作战飞行后,鲁德尔又在26日率队攻击了一个师的苏军坦克,当时这批一字长蛇阵的坦克都挂上了副油箱,显然是准备向德军后方纵深进行长途奔袭穿插迁回。鲁德尔驾驶他的“大炮鸟”一个人就摧毁了其中的17辆,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战功也使他的大名在27日首次登上了国防军战报。28日,鲁德尔在又一次的出击中击毁了9辆坦克,使他的坦克击毁总数超过了200辆!显赫的战功和敌后逃亡的勇敢行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荣誉——29日,鲁德尔被授予第10枚钻石骑士勋章。

  6月1日,鲁德尔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第2000次作战飞行,为此戈林在3日授予他金质钻石飞行员/侦察员联合徽章,到二战结束时他仍是这种勋饰的唯一得主。

  几天后,戈林再次召见鲁德尔,这次授予他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勋饰——金质钻石对地支援徽章,这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纯金饰物,中间是白金花环围绕的双剑,下方则是注有“2000”字样的垂饰,而这个醒目的数字竟是用小钻石镶嵌而成的。

  1944年7月至9月,鲁德尔的SG-2第3大队转战于北至波罗的海、南达黑海的广大区域,多次在险情频仍的战场充当“空中救火队”。8月14日,鲁德尔将个人的坦克击毁记录提升到320辆。9月1日晋为中校后他被任命为SG-2“殷麦曼”联队的联队长。

  上图是1945年1月1日,希特勒授予鲁德尔独一无二的钻石双剑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场景。希特勒上前一步握住了鲁德尔的手,郑重地说道:“你是德国人民有幸拥有的最伟大、最勇敢的战士。我已决定创设一种位列所有勋章之上的、表彰勇敢的新勋章——钻石双剑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我现在把它授予给你,同时晋升你为上校。”

  1月14日,鲁德尔获得了匈牙利最高军事荣誉——“金质勇士勋章”。二战时期只有7名匈牙利人获得过这种荣誉,鲁德尔是第8个、也是唯一一个外国人。

  1945年2月,鲁德尔所部被调往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科斯琴地区。8日,鲁德尔在4次出击中先后击毁了12辆T-34中型坦克和“斯大林”重型坦克。返航前,他把最后1发炮弹射向了1辆“斯大林”重型坦克,就在第13个牺牲品爆炸起火时,他的座机也被苏军高射炮击中。鲁德尔的右侧小腿受到重创,因失血过多几乎晕厥,他驾驶斯图卡平安降落后立刻晕了过去。当他在医院里再次醒来时,鲁德尔发现自己的右侧小腿自膝盖以下已被截去,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沮丧,反而对要在病床上躺几周感到懊恼!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鲁德尔6周后就出院了,连假肢都未装上的他,竟拄着拐杖、拖着一条腿又开始了作战飞行!

  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鲁德尔与6名飞行员则分别驾驶3架Ju-87和4架Fw-190飞往基钦根机场向盟军投降。着陆前鲁德尔告诉大家决不能将飞机完好无损地留给美军,必须以迫降方式毁坏战机。之后,他被美军关入战俘营并受到了审讯。

  1953年5月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三帝国时代的三位著名军人,左为鲍姆,中为鲁德尔,右为加兰德。他们后来都成为成功的商人。

  1954年1月,安装假肢的鲁德尔第三次登上卢雷亚库火山的最高峰。这正是“生命不息拼搏不止”!有多少人能像鲁德尔这样?经历过无数次的生死,既使只剩下一条腿也要不断地去超越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1982年12月18日,鲁德尔在德国罗森海姆去世,4天后他被葬于多恩豪森公墓。军方明令禁止现役军官出席他的葬礼,但还是有许多现役军人不惜被开除而赶来为他送行。当鲁德尔的棺椁缓慢地坠入墓穴时,众人纷纷向他敬礼,墓地上空这时突然出现了2架超低空急驰而过的F-4“幽灵”战斗机,那是德国空军代表所有时代的德人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鲁德尔自传中对于他选择俯冲轰炸机是这么说的:他们这批学员将分配到轰炸和运输部队,他没得选的情况下选了俯冲轰炸机。但是,意外的结果是不选机型的学员全部进入了战斗机部队,阴差阳错!

href=""

搜索